昨日,有網(wǎng)友在微博爆料,于丹前晚在北大舉行的昆曲演出后發(fā)言被北大學子大喊“滾下去”,被轟之后尷尬下臺。短短一篇微博,引發(fā)軒然大波,不乏名人參與,有人挺,表示作為學術明星的于丹,在昆曲大師表演后穿著短裙上臺發(fā)言不合適,早該“下課”了;有人彈,如此粗魯?shù)钠鸷,不能體現(xiàn)北大學子的素質(zhì),狂熱地捧一個人和粗暴地轟一個人,都是一種非理性的發(fā)泄行為。
真實情況是什么?不少現(xiàn)場觀眾發(fā)微博盡量還原現(xiàn)實,于丹本人昨日也連發(fā)三條微博回應,語多謙遜。
其實這并不是于丹第一次被“噓”。而在這場看似熱鬧戲劇的后面,于丹和圍觀于丹的各位都將收獲些什么?
上臺被觀眾起哄 微博回應過意不去
昨日凌晨,一條爆料在微博上炸開了鍋:今晚在北大上演的京劇演出結束時,主持人請于丹上來跟大家分享感受,還沒上臺,臺下嗆聲四起,“滾下去”、“快滾,你根本沒資格跟臺上的先生們站在一起”,于丹很尷尬地說了一句“一切盡在不言中”,站到后面,下面還不放過,高呼“滾下去!”于丹只好走到后臺....。。
短短一篇微博,引發(fā)上萬條轉(zhuǎn)發(fā),其中不乏微博名人。不少人評論表示,自己早就對于丹不感冒,并把早前不滿于丹講論語、于丹講莊子的“新仇舊恨”都一起算上。但微博中北大學子高聲喊“滾”有失厚道也有損學子形象,F(xiàn)場真是這樣嗎?不少參加現(xiàn)場演出的網(wǎng)友紛紛表示微博描述失實。北大老師阿憶就在轉(zhuǎn)發(fā)中寫道:“短短的微博,六點失實,另建起了一個故事!
網(wǎng)友還原現(xiàn)場
于丹穿短裙發(fā)言不合時宜
真實的情況是什么?
網(wǎng)友“望星空的李鳳儀”在微博上說:北大百年講堂的戲曲精品演出,十個古稀藝術家,幾十段經(jīng)典唱段,精彩紛呈。演出結束后主辦方邀于丹上臺談觀后感,結果還未開口一男士高呼“于丹你下去吧”,眾人響應起哄,于丹只說了一句“把所有敬意都留給老藝術家們”就尷尬下臺。
在演出現(xiàn)場的網(wǎng)友“HelenClaire”說得最為詳細。首先她強調(diào),“這是一場商演,誰都可以買票,所以在場的人第一身份是戲迷不是北大學生。”說到于丹被哄下臺,她表示,“現(xiàn)場沒有聽到很大聲的‘滾’,主要是群眾各種‘下去吧’和一位女生的一句‘你沒資格代表我們’(也有說是一個男生說‘不用你代表’的,總之沒有粗口被我聽見)!
她還強調(diào),“心靈雞湯女士(指于丹)是在臺下好多觀眾喊著讓老藝術家返場和講話的時候被主持隆重邀上臺的,所以更讓觀眾情緒反彈。這位女士今天很不合時宜地穿著超短、黑絲、恨天高就上來了,實在不太尊重且有礙觀瞻!彼u論道:“全場喊滾這種事兒不太可能出現(xiàn)在兼具昆曲戲迷和北大學生雙重主體的地方。實際上這種事兒放在今天中國大多數(shù)公眾場合都很罕見……”不少人轉(zhuǎn)發(fā)了這條微博,表示“多看多聽,還原現(xiàn)場”。
于丹回應
對臺下觀眾過意不去
昨日,于丹在自己的微博上連發(fā)三條。雖然沒有提及“被轟”之事,但在最后一條似有所指地回應,表示對當晚藝術家的敬意和被請上臺發(fā)言的“過意不去”。
三條微博中,前兩條提及當日的演出盛況和自己對昆曲癡迷,“一場無與倫比的昆曲盛宴,十位最卓越的藝術家演出整整三個半小時!……他們演繹得風華絕代,觀眾欣賞得酣暢淋漓!”“[折桂令]、[朝元歌]、[山桃紅]……每支品牌響起來的時候,我都能聽見這三十年間我每一次伴著這支曲子的心跳……”
到了第三條,于丹提及了當天自己發(fā)言的情況,“昨晚主辦方一再邀我上臺替大家感謝老藝術家們,時間實在太晚了,對臺下的朋友們我也很不過意!其實我只想鞠一躬,說一句話:中國昆曲600多年,老藝術家們年紀加在一起也是600多歲,戲以人傳,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傳承著中國昆曲的血脈,對這份心甘情愿,我們所有愛昆曲的人深深致敬!”
對于這份回應,有網(wǎng)友表達了對于丹的支持,“于丹老師不要介懷,生命中連別人在臺上的五分鐘都等待不了的人,如何能期待學術甚至夢想的堅持?”
但這份回應同時也得到網(wǎng)友的“挑刺”!坝诘そ淌趯⒗デ啤堇[成‘品牌’,如同其國學一樣,很有喜感! 網(wǎng)友分析,“臺下的人不愿意被她代表,可以理解!
這不是第一次被噓
微博名人紛紛跟風爆料
于丹這次被噓,有網(wǎng)友表示:部分觀眾的不客氣雖然缺少包容,也證明于丹的昆曲觀并不為真愛昆曲的人所接受。
早在2007年,于丹講昆曲就被網(wǎng)友“糾錯”。當時她在央視講授昆曲心得《于丹·游園驚夢》,在用昆曲名段《邯鄲記》為例來說明昆曲的夢幻之美時,講到盧生被貶之地“陜州”時,于丹脫口而出“陜州就是現(xiàn)在的陜西”。然而,就是這句話被觀眾抓住了把柄。有戲迷表示,“陜州”根本不是現(xiàn)在的陜西省,而是現(xiàn)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的古地名,于丹望文生義了!
在這次被轟后,有關于丹“人品”的負面新聞再次在微博上發(fā)酵,網(wǎng)友“黎江”在微博上爆料說: 大約2007年,于丹有個女弟子患嚴重抑郁,痛苦到極致時,她把導師當成救命稻草,于丹接到電話,說,現(xiàn)在沒時間,等我回去!回去后,女孩已墜樓身亡;多年來,于脫離真相缺乏知識分子良知,其矯揉造作天花亂墜卻到處被包裝上市。
作家慕容雪村也在微博上爆料:一女名人對手下極其苛刻,稍有不順則厲聲怒斥:笨蛋!垃圾!有讀者求簽名,則立刻換一副嫵媚臉孔,嬌聲應對:您好……謝謝。讀者甫一離開,則繼續(xù)痛斥:笨蛋!垃圾!這一不點名的微博在此時爆料,被很多人跟帖,指說的是“心靈雞湯女士”。
評論有營養(yǎng)
昆曲惹的禍?
@“HelenClaire”:“其實說到底公眾還是關心名人出糗,放眼望去戳到我的全部跟昆曲沒半毛錢關系!
@元味散場看戲:于丹被轟頂多是個插曲,在網(wǎng)上掀起的風浪卻遠勝演出盛況本身,一條半實半虛的爆料可以被轉(zhuǎn)數(shù)千回在口水里騰挪跳躍,遠遠看去正是一個斗大的“病”字。
另眼看于丹
@禚洪梅:有感于發(fā)生在王石和于丹身上的事!做偶像是個為名所累的事!當一個人爬得越高時連鞋底都得擦干凈,因為從地下看你的人太多了!人們對偶像是近乎完美的苛求!在別人不是事,能理解。在偶像,就是天大的事,不允許!
@任協(xié)華:思想不是乳溝,不是你擠就會有的!
北大也躺槍
@當當網(wǎng)李國慶:你可以退席,無權轟人,更無資格出口成臟,北大的恥辱!
@尹鴻:狂熱地捧一個人和粗暴地轟一個人,都是一種非理性的發(fā)泄行為。大學,是一個可以說不、但需要尊重的地方。
@魯魯幸福:噓幾聲表表態(tài)就行了。再說了,弄斧也得允許人家到班門。
@雷煜Hetfield:個人認為,在大學還不能噓只能鼓掌的話,那就真沒希望了。以前咱也經(jīng)常噓人,但像這次這樣言語過激,則有些過分了,跟于丹這么大仇?
星八客
勇敢對“明星效應”說不
于丹這次被“噓”,作為旁觀者,我覺得,一是因為踩錯了場子,臺下觀眾只把你當普通戲迷,你偏要把自己當專家;二是名利當前抵不住誘惑說“不”。當于丹被邀請坐在第一排正中看戲,被隆重請上臺發(fā)言,盡管不符合臺下觀眾的心情,但符合名利場人情。
比起“學術超女”、“學術明星”等充滿耀眼光環(huán)的頭銜,我寧愿相信,“才女學者”、“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可能才是讓于丹內(nèi)心最妥帖和也最符合她初衷的稱謂。而當被人稱之為“心靈雞湯女士”,相信于丹的心里最不是滋味。但名利場也是江湖,帽子大、名號響才能在江湖里混得風生水起,有明星效應才有人請,才有價值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當講課教書變成副業(yè),當時尚、娛樂、商業(yè),什么場合都能見到嘉賓于丹的身影時,我想,,這是人生的一種成功,可能也是一種冒險。而冒險,常常伴隨的,不是迷了路,就是迷了心。
明星效應是雙刃劍,多元化的社會不會要求所有人都安貧樂道,只是希望越來越多的明星在忙碌趕場之余能停下腳步,多聽聽內(nèi)心的聲音,該拒絕拒絕,該說不說不,不要榨干了自己,還“惡心”了別人。 |